广昌白莲病虫害防治--莲纹夜蛾
1、莲纹夜蛾的生活习性
莲纹夜蛾在广昌一年发生5~6代,一般年份5代,秋冬气温高的年份可出现6代。世代重叠,无滞育现象。在广昌地区越问题尚未明确(初步断定不能在广昌越冬)。
莲纹夜蛾成虫白天不活动,躲藏于植株茂密处的叶丛中或其它隐蔽场所,黄昏后开始取食飞翔。多在开花植物上取食花蜜,然后才能交尾产卵。交尾产卵多在黎明,产卵多产在叶背,一般羽化后3~5天为产卵盛期,产卵期5~7天。成虫对糖、醋等有很强的趋性,对一般灯光趋性不强,但对黑光灯趋性较强。成虫飞翔力强,一次可飞几十米,高的可达10米以上。幼虫共6龄,少数7龄,第5、6代幼虫处于低温期常出现7龄。初孵幼虫群集在卵的周围,但很快即爬到莲叶正面取食为害。不怕光,遇惊则四处爬散或吐丝飘散。3龄后开始分散。4龄后进入暴食期,并出现背光性,晴天白天躲在阴暗处很少活动,傍晚出来取食。幼虫的发育适温为28~30℃,20℃以下发育速度显著下降。
2、莲纹夜蛾的防治措施
幼虫3龄前未分散,且耐药性较差,因此防治重点应放在3龄前。防治方法可结合田间管理采取人工捕捉卵块和幼虫,同时喷药的方法。常用的药剂种类有:敌百虫1000~500倍液,灭杀毙6000~8000倍液,三氟氯氰菊酯5000倍液。此虫迁移性较大,操作时可从莲田四周向中心喷杀。4龄后幼虫习惯夜出活动,故应在傍晚喷药。此虫世代重叠严重,连续喷药2~3次方可奏效。由于成虫有趋光性,夜间设黑光灯诱杀效果十分理想。